顶点小说网 > 女学霸的古代奋斗日常最新文章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无人不知

第二百八十五章 无人不知


不过相较于那些利国利民,心怀百姓的事迹,她们更羡慕林秀秀能在尚被望门寡的名声拖累时,就凭一己之力开设作坊,撑起半个村子的营生。

当然,她们也喜欢听,像传言里那样关于林秀秀因着心善而受仙人指点,又或者她本就是天上专管百事的仙子,见不得百姓疾苦下凡搭救众人。

许是那一日,这位仙子就会功德圆满,再回天界。

这些富家后宅女眷凑在一起,最常议论的就是林娘子何时能功德圆满。

甚至连一些三岁小儿,都听说过林娘子的名号了。

孩子们听说,倒不是为着上面这些缘由,而是因为原本困顿连一顿稀汤寡水的粥汤都难以维持的家里,现在竟然都开始渐渐吃得上饱饭了。

孩子们不甚懂事,却总能听家里长辈念叨,若是生在桃溪村就好了,家家户户都能不愁吃穿。白面米饭,敞开肚的吃......

有此济世堂的管事儿与制药大师傅,哪里能不知道林娘子的名号?

如此一来,俩人倒不再怀疑,更歇了欲要打听如此种此物方法的心思。

不过在他直白坦荡的提及这是娘子功劳,甚至从不以主家自居的态度,让管事儿跟制药大师傅,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

这汉子看似粗莽,没想到竟是个外糙里细,心胸敞亮的人物。

说实话,寻常男人甭管在家如何,在外有几个不喜欢被人奉承被人高看的?

就是管事儿自个,都不乐意提及当年考岳家扶持发家的事情。

可现在见着坦坦荡荡,毫无遮掩的韩毅时,管事儿心里忽然觉得自己这么些年刻意避着岳家与家中娘子的帮衬,而渐渐有了主管济世堂能力的事情,实在有些小人行径。

至于制药大师傅,则是单纯的觉得,韩毅此举真真算是大爷们了。

不遮挡娘子的锋芒,甚至不担心娘子名声过盛而使自个矮一头。

偏这事儿,还是他主动提起的,提起时候还如此自然可见不是提过一回了。

想到这里,制药大师傅就有意多说了一句,“韩家兄弟,其实你大可不必提及你家娘子。毕竟,你家娘子纵然有本事,可抛头露面的人还是你呢。”

“若是总提说你娘子才是林氏作坊的当家人,是种雪耳的人,那谁还能记得你的名号!”

他是没别的心思,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倒也不怪他这样想,实在是如今的世道对女子本就异常不公。女子名声过大,未必是好事,尤其是成家立业的女子,一不留神最初的能干就能成为压垮男人跟破坏夫妻感情的稻草。

这样的事情,活了四十来年,且常与富贵人家打交道的制药大师傅,可没少见着。

毕竟在荒年的时候,许多女子比男人还要强,比男人还有能力撑起一个家。可往往这样的女子,最后下场总不会太好......

甚至就是一些富足人家,贫困是夫妻白手起家,风风雨雨共进退。可一旦家境富足了,男人总能挑剔出女人的毛病来,或是太过要强,或是让他觉得压抑......

韩毅闻言,忍不住轻笑道:“夫妻本一体,我娘子的名号自然就是我的名号。”

况且,他也从来没想过,要扼杀了媳妇的独立。甚至觉得,这样的媳妇,就该让所有人尊敬喜爱。

他想的通透豁达,引得管事儿与制药大师傅都忍不住心悦诚服了。

接下来关于雪耳买卖的事情,自然是十分顺利。

新鲜雪耳比干雪耳更容易出胶,而且胶质比较浓稠,其食用价值也比较高。且因着新鲜雪耳难以储存,所以在本地算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所谓物以稀为贵,加上济世堂与本县富商跟官宦人家,都有几分关系。若是要售卖新鲜雪耳,倒不担心卖不出去。

再加上韩毅按着林秀秀教的,直接让出一成的车马费,一匣子新鲜雪耳只要十五两银子。

这一来一往,一匣子新鲜雪耳,济世堂可就能足足省出十几两来。

相对的,便是能多挣十几两。

这笔账算下来,别说是在本地售卖,便是倒倒手租用最快的车马送至州城跟京城,他们都能有赚头。

想到这些,管事儿便是再没犹豫,直接拍板定下,日后韩毅所送的雪耳专供济世堂。

只要济世堂还开设一日,便全额照收一日韩毅送来的雪耳。

在签订契约书之前,韩毅开口提醒道:“我家娘子所过,日后她会大规模种植这种雪耳。到时候,怕是一个月至少能有数百斤新鲜雪耳。不知济世堂可否能收的完?”

自从被媳妇日日夜夜耳提面命的教导过以后,韩毅就格外在意各种契书上的种种细节。

按着媳妇说的话,那就是在小的条条框框都得要白纸黑字写下来才算数,没得现在粗粗拉拉的日后空口无凭再掰扯。

所以,在管事儿夸口落比之前,他可不就先行说起了媳妇的打算?

他这么一说,济世堂的管事儿倒是愣了一下,随后哈哈一笑说道:“韩家兄弟是个实诚人,不过我济世堂既许下这话了,那自然有底气能做到。”

顿了顿,他又说道,“不过韩兄弟提来了,那咱们再谨慎些,也是使得的。”

济世堂的管事儿改口,其实并算不上打脸。

而是他明白既然韩毅特地提醒,那这雪耳日后的产量绝不可能只是一个月数百斤。

要是万一产量达到上千斤,济世堂又无法及时运送出去,那这新鲜雪耳必然会腐烂坏掉。

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们把雪耳烘干,可价格就差出许多了。

虽然知道,无论是干雪耳还是新鲜雪耳,一匣子十五两的价钱都有足够的赚头。但没道理,烘干的雪耳平白让药房贴利。

俩人商量了一番,最后定下日后每月,韩毅送三百斤新鲜雪耳来。余下的雪耳,济世堂则全部按着烘干的价钱一斤十三两收购。

而韩毅这回带来的这一篓子雪耳,满打满算恰盛出一匣子来,一共是十五两整。

买卖达成,签字画押,最后这回的银货结算清楚。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韩毅就提着已经空荡荡的背篓,怀里揣着十五两银子跟新鲜出炉的契约书离开了济世堂。

说起来因着本地粮仓日渐丰裕,县城的街道上,都比前两年热闹了许多。

韩毅出了门,找到顺子兄弟俩,交代了一声,说自个还有点事儿要办,让这哥俩寻个面摊吃点东西,就再度离开了。

他先去买了一条卤肉,又打了一小坛好酒,想了想寻了个布庄扯了几尺花布,就往城西去了。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4343/4343282/1111087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555.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