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战国风云小说阅读 > 439 君当奋进,而非固守

439 君当奋进,而非固守


“都给我住口!”文琼大声训斥道:“莫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以及身处的场所,怎么能当着君上的面,上演泼妇骂街的场景!谁在不收敛的话,莫要怪本相无情,叫来侍卫拖出去一顿仗击和掌嘴。”

文琼的这番话语总算让喧哗无比的大殿安静了下来,毕竟文琼乃是相国,百官之首,而且言之有理,他们这样在大殿之中大吵大闹,实在是有失礼仪。

易衡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他这个人比较随意,所以对于大臣一些失礼之处并不想过多的追究,一切皆是为了让大臣们能够没有压力地说出谏言。

但是易衡现在换了个思路,不能允许廷臣还跟之前一样,在他面前大呼小叫,还敢撸起袖子要干架的状态,那是万万不能允许。

易衡冷眼说道:“来人,拖出去仗击20!”

“喏!”禁军抱拳称是,直接拖走了刚才争吵的大臣,真就是毫不留情地仗击了起来,惨叫声直接传入大殿之中,群臣皆是没有想到易衡如今的火气如此大,违反了礼制,真就要动用刑罚。

“寡人平时不追究,你们都忘记了吗?”易衡勃然大怒,说道:“这里是庙堂!不是让你们对骂的场合!此次略施惩戒,谁要是敢再犯,别给寡人当官了,回去好好地研读礼制,再来上朝!”

文武百官皆是不敢说话,易衡摸了摸胡须,说道:“于成念你年事已高,的确不太适合继续担任光禄勋的职位,允许于岩接替你,成为新任光禄勋。”

于成只能硬着头皮叩谢,于岩则是暗自喜悦,不论怎么说光禄勋还是留在了于家。

易衡又看向了赵耀,问道:“赵耀你也年纪不大,真愿意现在就退下去吗?”

赵耀有些不明所以,心想这不是您的主意吗?怎么变成了我主动退位让贤,还要征询我的意见?

赵耀小声地问道:“大王的意思是说,此次轮换之事,乃是出自自愿?”

易衡面色不悦,说道:“自然是这样!于成都要80了!是时候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了,你才40岁正值壮年,寡人听说家里有些事情要处理,这才想要辞去太仆之职,多陪陪老母亲,难道不是这样吗?”

赵耀一脸惊讶,心想这是那个王八蛋造的谣!什么叫做家里有事,需要他回家照顾老母亲,这简直就是胡扯!

赵耀连忙说道:“大王,臣家里没有事,臣母的身体也没有任何问题。”

易衡哦了一声,说道:“那就是寡人又听到了谣言,既然这样的话,你就继续担任太仆之职吧。”

赵耀自然不愿意辞去太仆的职位,开什么玩笑,这可是金山!谁家愿意辞去啊,真是家里有矿啊。

易衡这句话让于成脸色大变,合着易衡是被谣言欺骗了,根本没有罢免他们两人的想法,这下可就亏大了!哪怕于岩是他的侄儿不假,但是于成也不愿意,辞去光禄勋的职务。

奈何两人已经叩谢,所谓木已成舟,此时想要反悔的话,于成也害怕易衡的雷霆之怒,所幸结果不算太差,于成勉强接受了结果。

最为失落的当然是费嘉,这到手的九卿就这样飞走了?合着白送了这么多金银珠宝,昨日赵耀跟他的谈话,可没有这种场景。

要不是有着前车之鉴,大殿早就炸开锅了,碍于易衡的威严,众人皆是按捺住心中的怒火,准备退朝之后,再来慢慢算账!

随着无事退朝的声音出现,文武百官开始施礼告退,大家的眼睛中都冒着火光,根本无法掩饰住,易衡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本来易衡不想搞所谓的权谋之术,奈何世家名门越来越过分,逼迫着易衡也开始玩起了权谋之术,此次的导火索源自一个不大不小,半真半假的谣言。

首先于成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已经七十多岁,于情于理也该退下去了,其次易衡采取的乃是察举制,由你们世家自己推举,然后没有任何反驳的意思,就按照推举的人选进行任命,这总不能怪到他的头上吧,有什么矛盾,私下解决,总之不能怪他做得不对。

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达,世家名门之间虚假的情分本来就不牢靠,如今遭遇此次事件,已经走向了无法挽回的破裂局面,这也是易衡想要看见的一幕,有些世家必然会倒向王室,获得易衡的支持,而有些世家则会想方设法地报复。

易衡早就对嬴影做出了指示,小打小闹无所谓,他能够容忍,但是绝对不能出现大打出手的情况,以此危害到社稷的话,就要全部拿下,丢进天牢之中。

有了嬴影之后,名门世家的内斗很容易被捕捉,一旦出现不好的势头,嬴影就会开始抓捕,遏制住这股歪风邪气。

一切都跟易衡想象的一样,一旦出现巨大的利益分歧之时,名门世家不可能铁板一块,摒弃前嫌,抱团取暖,肯定会互相撕扯起来,二桃杀三士的计谋虽然老套了一点,但是效果依然非常好。

易衡对于嬴影还是非常地信任,嬴影的能力也没得说,有着他来盯着世家名门,那么事态就不会太过于恶化,对于国家的损伤也不会太大。

壮士断腕的魄力易衡一直都有,关键之处在于如何止血,而不是光断腕不止血,那完全就是莽夫行为,而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该做出的事情。

名门世家的事情暂且放下,易衡发布了重要的诏令,要求各郡各县必须要储备1年以上的口粮,以此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1年的粮食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想要保证全国的供给,可谓非常艰难,光是现有的仓库就要修建3倍以上,以此来应对不断增长的人口。

粮食储备还算是一个‘小事’,毕竟只要不发生战争,不要遭遇天灾,1年的口粮,只需要几年的时间就能实现,真正的大事还是属于财政支出和收入的不平衡。

其中的原因易衡心知肚明,一是官吏的俸禄大幅度增长,也就是推行高薪养廉的政策,用养廉金杜绝贪墨行为,二是爵位的增多,特别是低级爵位,哪怕是最低级的公士,也需要分发土地和宅院,人数增多之后,这也是很大一笔开销,加上之前易衡做出的决定,导致低级爵位的岁钱爆炸增长,造成了财政负担较大。

除此之外,天工坊的投入,以及超量制作的武器装备、器械、楼船等,也加剧了财政的消耗。

当然修建官道、运河、县城等也是巨大的支出,易衡还要压抑宝钞的发行量,利用税收来销毁一部分宝钞,更是让财政雪上加霜。

这个时候河畔上的花船,以及风都的烟花巷柳,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其税收已经逐渐从占比半成不到,增长到了一成的数量,这无疑是可怕的税收,超出了易衡的想象。

易衡一度怀疑这个数目的正确性,再三询问之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易衡久久无法恢复平静,一成的税收从这种地方出现,不知为何易衡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悲哀。

高兴之处在于税收的数目巨大,对于目前的财政来讲,自然是值得高兴和庆贺的一件事情。

悲哀之处在于一个烟花场所,居然每年消费了如此多的钱财,可想而知卿大夫、士大夫们有多么的玩物丧志,难怪之前的风国孱弱不堪,有这样一群人,如何能强盛起来。

名门时间开始互相攻击了起来,除了体现在嘴巴上,各自在自己的职位上,也开始发挥出各自的小技巧,言官的奏折根本没有断过,各种检举的信息全部呈现在易衡的桌前。

通过嬴影的筛查和验证,有些情况属实,与奏折上的一模一样,有些则是没有确切的证据,只能说是有嫌疑,但是没有一件事情乃是干干净净,毫无根据的风言风语。

这才侧面证明了世家没几个干净,特别是太仆赵耀收到的检举特别多,攻击的点,主要集中在中饱私囊上,指出赵耀的俸禄和岁钱虽高,但是不足以支撑赵耀的儿子们,天天在河畔上的花船里一掷千金,醉生梦死。

律法只是规律了,有官职之人不能在此消费,并没有说有爵位之人以及官宦子弟不能消费,所以世家很清楚,可以从消费上下手,以此来证明太仆赵耀的收入并不干净。

易衡示意嬴影继续调查,如果有确切的证据,那么就抓捕赵耀,同样其他人也是如此,只要掌握到铁证,那么就抓捕,不用在向他单独汇报。

现在风国倒向王室的名门世家越来越多,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易衡是风君,自然是倾向于易衡有好果子吃,除了几个冥顽不化,仗着所谓底蕴的大家族,如今谁不想跟易衡搭上线。

易衡为此也提拔了不少人,除了有安抚之意,还是有着考验的意图,毕竟风国上上下下那么多职务,必须要有人来担任,世家名门的基础要比寒门和农户高许多,所以成材率本来就要大得多,实际上纨绔子弟的确不少,但是严于律己的名门子弟更多,所谓的纨绔子弟大多数不受家族重视的庶子或者年纪较小的嫡子,真正的嫡长子,大多数都很努力和勤奋,易衡也不愿意因为个别名门世家,就抹杀所有的青年才俊。

世家名门的事情不能太着急,易衡打算慢慢来,慢慢削弱,好为之后的削爵做出铺垫。

此时公孙施求见,直言有一位大才的学者想要面见易衡,易衡对此很感兴趣,能够得到公孙施大才的评价很是罕见。

看见学者的面貌之后,易衡有些失望,并不是说易衡喜欢以貌取人,而是学者这份面容实在是让人难以心生喜悦之情。

学者施礼后,开口自我介绍起来,易衡摸了摸胡须,示意赐座,坐下来慢慢聊。

学者非常的吃惊,浓重的施礼后,说道:“君上与草民第一次见面,就如此的礼遇,草民受宠若惊。”

公孙施说道:“孙温不必如此,大王一贯如此!对于有大才之人,最为尊重。”

孙温坐下后,继续说道:“大王既然如此礼遇孙温,那么孙温自当好好回报大王!”

易衡眯着眼说道:“先生有何高见?”

孙温说道:“如今风国民富国强,兵强马壮,自当一统中原,成就千秋霸业!”

易衡没有任何的喜悦表情,而是阴沉着脸说道:“先生可知,我国刚刚经历了六国围攻,匈奴偷袭的局面?如今可谓是烽火未灭,满目疮痍,何来民富国强,兵强马壮的说法!”

易衡有些生气的一点在于孙温第一句就要主战!而他则是想要屯兵休养,连续不断地征伐,可谓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这个时候还要鼓动他出关决战,一统中原,绝对是坏人!

公孙施知道易衡的想法和治国策略,但是他敢带来孙温,自然有他的道理。

孙温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大王可是想要屯兵休养,等待国民恢复之后,再起兵戈?”

易衡没有做正面的回答,而是反问道:“先生认为这样做不对吗?”

孙温摇头说道:“对,从百姓的角度上来讲,大王的做法肯定是正确无误的事情,但是从社稷的角度来讲,大王错得离谱!”

易衡大为震惊,说道:“没有百姓何来社稷?百姓艰辛无比,社稷必然风雨飘摇,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

孙温打断道:“轻浮之见,或者说不适用现在的风国,等风国一统天下之后,倒还有些道理,如今则是短浅之语!”

易衡脸色更加阴沉,一直以来,他都以百姓安康为最终目标,没想到被孙温如此的糟践!

孙温看出了易衡脸色不太好,连忙说道:“并非让大王当个暴君!鱼肉百姓,穷兵黩武,而是因为风国已经到了极为危险的境地,如果大王还不自救的话,将会面对亡国的危机,国之不存,况乎百姓?所以大王为了风国成百上千的黎民,应当立即自救,免得到了无法挽回之时,追悔莫及。”

易衡问道:“那么请先生说一说,何为自救,如何自救?”

易衡已经到达了发怒的边缘,如果孙温不好好解释一番,他今天就要破戒了!

孙温胸有成竹地说道:“敢问大王,六国伐风,风国的境地如何?”

易衡眉头微皱,说道:“大获全胜!大破六国联军,斩杀数十万军士,逼迫六国签订和谈协议,割让无数城池,派出公子押运到风都,怎么?先生认为孤做得还不够好?”

易衡已经动了杀意,孙温感受到易衡的愤怒之情,连忙说道:“大王英明神武,天下皆知!六国伐风,铩羽而归,大王之名,可谓名扬天下,风国之威,更是威震天下,但是大王扪心自问,风国之胜,难道不是惨胜吗?”

易衡听到惨胜两字后,怒气稍微减少了一点,说道:“来人,给御史大夫和孙先生上茶。”

“喏!”门外的侍卫唱喏之后,端上来了茶水和点心,孙温也不客气,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称赞道:“好茶!”

易衡同样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先生还请继续!”

孙温连忙放下茶杯,继续说道:“此次胜,自然是大好事!但是因为此次的胜利,更是让六国坚定要消灭风国的信念,大王想要屯兵休养,但是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风国疆域虽然宽广,但是毕竟只是一国之地,如果能与六国之地相提并论,风国休养得越久,六国同样积攒的就越多,大王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取胜不成?”

孙温害怕易衡发怒,马上补充道:“并非是不相信大王的能力,而是要考虑到双方的差距,经过此次失败之后,下次的六国联军,怕是规模更甚初次,并且各国更是会摒弃前嫌,抛开之前的成见,毕竟风国太可怕了!大王的离间之计也好,远交近攻也罢,都会丧失作用!并且匈奴并不会每次都会出现,帮助风国减轻负担。”

易衡听完之后,久久没有说法,孙温的话语虽然有些难听,但是并非没有道理,风国疆域虽然很大,但是没有占据半壁江山,要跟六国比起来的话,的确是越休养越吃亏,并且孙温还提到了易衡使用的离间、远交近攻之策。

有一说一,这种计策使用一两次没有问题,一直使用的话,就丧失了效果。

所以孙温的话语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直指核心问题,风国的强大已经让其他诸侯国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这次六国伐风失败之后,必将让六国更加坚定信念,必须要联手摧毁风国,解决这个心腹大患,毕竟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没有信心战胜风国,那么势必要联合一致。

但是并不代表着,易衡就必须要再起兵戈,继续出关作战,易衡认为能够打赢一次,就能打赢第二次,况且要论疆域的话,风国的确不如其他六国,但是单论人口的话,风国的差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加上人口还在不断的快速成长,二十年后,才是风国出关的最佳时机。

或者说易衡认为至少也要忍十年的时间,好好的筹备战略资源,不要在出现这次的情况,什么粮草不够吃,箭矢、炮石不够用,武器装备没有办法人手一套,导致有一部分军士身着单衣走上战场。

孙温知道易衡的顾虑,说道:“大王必须要明白一点,眼下的艰辛,都是为了以后的幸福,此时必须要咬紧牙关坚持下来,风国状况很差不假,其他诸侯国同样如此,草民认为君上应当攻击脆弱不堪的韩国,尔后立即消灭威国,随后吞掉赵国,直接一口气吃掉北方三国,彻底占据半壁江山,这个时候才有资格休养生息。”

易衡瞠目结舌,孙温的策略非常激进,甚至可以说是丧心病狂,一口气吃掉北方三国!

如果说单独吃掉任何一国,易衡都还能勉强考虑,北方三国哪有这么容易一口吞下,特别是在吞灭第一个国家的时候,其他诸侯国就会反应过来,肯定不会让风国轻松地攻打北方三国,毕竟唇亡齿寒,这个道理诸侯王岂能不懂,就算君王不懂,麾下的臣子都是傻子不成?到时候不仅没法吞灭北方三国,还会加快六国伐风的速度。

所以易衡不知道孙温怎么想的,想要训斥其只会张嘴夸夸其谈,根本不知道其中的难点。

孙温再次看穿了易衡的想法,直接站了起来,说道:“韩国很好攻打,韩国之前割让给燕国的疆域,虽然被大王强行征讨了回来,但是那里现在是一片废墟,毫无价值,加上韩国割让给风国的疆域,实际上现在的韩国就两郡之地的战斗力,风军想要完全占领根本不需要多久,顶多一个月的时间就能结束战斗。”

易衡反驳道:“韩国容易攻打不假,但是你当其他的诸侯国都是瞎子和傻子吗?韩国被吞灭之后,只会让各国组织起第二次伐风。”

孙温摇头说道:“首先这一点不太可能实现,齐国与我国根本不接壤,加上刚刚偷袭了燕国和楚国,不可能这么快与两国摒弃前嫌,其次楚国根本不会出手帮助,原因很简单,韩国太小,风国打下来并不会增加多少疆域,并且还能直接与燕国接壤,这是楚国喜闻乐见之事,最后燕国也不会出手帮助韩国,原因很简单,燕王巴不得韩国灭亡,这样就能夺回割让出去的疆域。”

孙温深吸一口气,提高声音,说道:“既然楚齐燕不会帮忙,那么威国属于有心无力,根本没有力量帮助韩国,至于赵国,一个连故关都不敢出的国家,大王有必要害怕吗?”

易衡眼前一亮,随后又黯淡了下去,孙温所言的策略太过于激进,并且过于理想化,一切都是建立在最为有利的环境之中,一旦楚齐燕三国之中有一个出手帮忙,对于风国来讲,都是不利之事,威国和赵国或许跟孙温所言一样,一个有心无力,一个无心无胆。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3919/3919042/2207706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555.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