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司马懿擒孟达
孔明看完信后,把信一扔,气得跺脚说:
“孟达这次肯定栽在司马懿手里了!”
马谡好奇地问:“丞相,您怎么知道的?”
孔明说:“这就像下棋,你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曹叡让司马懿去打仗,他哪还用得着请示汇报啊?要是知道孟达要造反,他肯定比谁都快,十天之内就能赶到,那时候孟达哪还有机会反抗?”
众将听了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于是孔明赶紧派人去告诉孟达:“千万别让你的同事知道你的计划,否则你就完蛋了。”
话说司马懿在宛城闲得无聊,听说魏兵老输给蜀兵,就仰天长叹。
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野心勃勃的家伙,对兵法了如指掌。
他们看父亲叹气,就问:“父亲,您怎么了?”
司马懿说:“你们知道现在的情况有多严重吗?”
司马师说:“是不是因为魏主不听您的建议?”
司马昭笑着说:“放心吧,迟早会请您出山的。”
正说着,忽然有人来报说天使来了。
司马懿听完诏书,立刻调动宛城的人马。
又有人报告说金城太守申仪的家人有机密事求见。
司马懿把他们叫到密室里问话,得知孟达要造反的消息。
还有孟达的心腹李辅和他的外甥邓贤也来告密。
司马懿听后大喜:“这是皇上的洪福齐天啊!诸葛亮的军队在祁山闹得人心惶惶,现在皇上不得不逃到长安。如果我现在不出手抓住孟达,两京就危险了。
这个叛徒肯定是和诸葛亮串通好的,我先抓住他,诸葛亮肯定吓得屁滚尿流,自动退兵。”
司马师说:“父亲,您赶紧写奏折上报天子吧。”
司马懿说:“等圣旨来回需要一个月时间,事情早就黄了。”
于是下令全军出发,一天要走两天的路,迟到的一律斩首。
同时派参军梁畿连夜赶往新城,告诉孟达准备好出征,让他毫无戒备。
梁畿先走一步,司马懿随后发兵。
行军二日,山脚下突然出现一支军队,领头的正是右将军徐晃。
徐晃下马见到司马懿,好奇地问:
“听说皇帝都跑到长安去亲自抵挡蜀军了,你这是打算去哪里?”
懿低声回答:“现在有个叫孟达的家伙在造反,我去抓他。”
徐晃立刻表示:“那让我来当先锋吧!”
司马懿一听大喜,两人合兵一处,徐晃在前头开路,司马懿坐镇中军,两个儿子负责断后。
又走了两天,前军抓到了孟达的心腹,还搜出了孔明的回信,赶紧拿给司马懿看。
司马懿说:“我不杀你,你把知道的都告诉我。”
那人只好把孔明和孟达之间的往来都说了一遍。
司马懿看完信,大吃一惊:“原来聪明人的想法都差不多,我的策略被孔明看穿了。幸好有皇帝保佑,我们才能得到这个消息。看来孟达这次是逃不掉了。”
于是他们连夜赶路,加快前进速度。
在新城的孟达,与金城太守申仪、上庸太守申耽暗中谋划起事。
两人表面上答应,每天训练兵马,等待魏兵到来,作为内应。
他们告诉孟达,军器粮草尚未准备完毕,不敢确定起事日期。
孟达深信不疑。
突然,参军梁畿来到新城。
孟达迎接他进城,梁畿传达司马懿的命令:
“司马都督奉天子诏命,集结各路军队以退蜀兵。太守可召集本部兵马听候调遣。”
孟达问道:“都督何时出发?”
梁畿回答:“此时已经离开宛城,前往长安了。”
孟达暗自高兴:“我的大事成功了!”
于是设宴款待梁畿,送他出城后,立即通知申耽、申仪:
“明天起事,换上大汉旗号,发动各路兵马,直接攻取洛阳。”
突然,城外尘土飞扬,不知道是哪里的军队来了。
孟达登上城墙观察,只见一队军队,打着“右将军徐晃”的旗号,迅速奔向城下。
孟达大吃一惊,急忙拉起吊桥。
徐晃坐下的马无法停下,直接冲到壕沟边,高喊:
“反贼孟达,快快投降!”
孟达大怒,急忙开弓射箭,正中徐晃的额头。
魏将救去。城上乱箭射下,魏兵才撤退。
孟达正准备开门追赶时,四面旌旗遮天蔽日,司马懿的军队到了。
孟达仰天长叹道:“果然不出孔明所料啊!”
于是闭门坚守。
却说徐晃攻城,不幸被孟达的箭矢命中头部,士兵们急忙将他救回营寨中,取出了箭头,并请医生进行治疗。
然而,不幸的是,徐晃在当晚离世,享年五十九岁。
司马懿安排人将他的灵柩护送回洛阳安葬。
第二天,孟达登上城墙四下观望,只见魏军已经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如同铁桶一般。
孟达心中不安,疑惧不已。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两路兵马从城外杀来,旗帜上赫然写着“申耽”和“申仪”的名字。
孟达误以为是援军到来,于是急忙率领本部人马打开城门冲出去。
然而,申耽和申仪却大声喊道:“反贼休走,快快受死!”
孟达见状大惊失色,急忙拨马向城中逃去。
城上的守军纷纷射箭,李辅和邓贤二人在城头上破口大骂:
“我们已经献出了城池!”
孟达拼尽全力逃跑,但申耽紧追不舍。
最终,由于人困马乏、措手不及,孟达被申耽一枪刺于马下,首级被割下。剩余的军队纷纷投降。
李辅和邓贤打开城门,迎接司马懿入城。
司马懿安抚百姓、犒赏军队之后,派人向魏主曹叡报捷。
曹叡闻讯大喜,下令将孟达的首级悬挂在洛阳城的市井之中示众,并加封申耽和申仪的官职,让他们随司马懿继续征战。
同时,他任命李辅和邓贤留守新城和上庸。
却说司马懿率领大军来到长安城外安营扎寨,他独自一人进城拜见魏主。魏主见到司马懿,大喜过望,说道:
“朕一时糊涂,误中了反间之计,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如今孟达造反,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制止,两京恐怕就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了。”
司马懿恭敬地回答道:“臣听说申仪密告反情,原本想要上奏陛下,但担心来回传递消息耽误时间,所以没有等待圣旨,就星夜兼程地赶去了。如果等到上奏再行动,恐怕就会中了诸葛亮的计谋。”
说完,他将孔明回复孟达的密信呈上。
魏主看完密信后,大喜道:“你的学识真是超过了孙膑和吴起啊!”
于是赏赐给司马懿一对金钺斧,并告诉他以后遇到机密重要的事情,不必再上奏请示,可以自行处理。
然后命令司马懿出关去攻破蜀军。
司马懿又说道:“臣推荐一位大将,可以担任先锋。”
魏主好奇地问:“你推荐的是何人?”
司马懿回答:“右将军张合,可以胜任这个职务。”
魏主笑着说:“朕正想用他呢。”
于是任命张合为前部先锋,随司马懿一起离开长安,前去攻打蜀军。
正是:既有谋臣能用智,又求猛将助施威。
却说魏主曹叡命张合为先锋,与司马懿一同出征;同时命辛毗、孙礼二人率领五万大军,前往支援曹真。
二人领命而去。
再说司马懿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关扎营,他请先锋张合到帐下,说道:
“诸葛亮一生谨慎,从未轻率行事。如果我用兵,就会从子午谷直接攻取长安,早就成功了。
他并非没有计谋,只是怕有失误,不肯冒险。如今他必定会出兵斜谷,来攻打郿城。如果他攻打郿城,必定会分兵两路,一路攻取箕谷。
我已经发檄文令子丹守在郿城,如果敌军来犯,不可出战;同时命令孙礼、辛毗守住箕谷道口,如果敌军来犯,就出奇兵攻击。”
张合问道:“那将军现在应该从哪里进兵呢?”
司马懿回答道:“我一直知道秦岭之西有一条小路,地名街亭;旁边还有一座城,名叫柳城:这两个地方都是汉中的咽喉要道。
诸葛亮肯定会欺负子丹没有防备,从这里进攻。我和你直接攻取街亭,离阳安关就不远了。
如果诸葛亮知道我切断了他的街亭要道,断绝了他的粮道,那么陇西一带就无法坚守,他必然会连夜逃回汉中。如果他撤退,我就带兵从小路袭击,可以取得全胜。
如果他不撤退,我就将所有小路都封锁起来,派兵把守。一个月后,蜀军没有粮食,都会饿死,诸葛亮也必定会被我擒获。”
张合恍然大悟,拜倒在地说:“都督真是神机妙算啊!”
司马懿说:“虽然如此,但诸葛亮不同于孟达。将军作为先锋,不能轻率前进。你要告诉诸将:
沿着山西路,远远地侦察。如果没有伏兵,才可以前进。如果疏忽大意,必定会中诸葛亮的计策。”
张合接受了计策,带领军队出发了。
却说在祁山的营帐之中,孔明突然接到新城密探的消息。
他急忙召见询问,探子报告说:
“司马懿加速行军,仅用八天就到达了新城。孟达措手不及,被申耽、申仪、李辅、邓贤等人背叛,最终死于乱军之中。
现在司马懿已经撤兵回到长安,与魏主会面后,又与张合一同出关,准备阻挡我军。”
孔明听后大惊失色,说道:“孟达行事不谨慎,死不足惜。如今司马懿出关,必定要夺取街亭,切断我军的咽喉之路。”
他随即问道:“谁敢带兵去守街亭?”
话音刚落,参军马谡便自告奋勇:“我愿意前往。”
孔明提醒道:“街亭虽小,但事关重大。如果街亭失守,我军将陷入困境。你虽然精通谋略,但那里既无城郭可守,又无险阻可依,守住它极为困难。”
马谡自信地回答:“我自幼熟读兵书,深谙兵法,岂会守不住一个小小的街亭?”
孔明又说:“司马懿非同小可,还有先锋张合这样的名将相助,恐怕你难以抵挡。”
马谡却豪气冲天地说:“别说司马懿和张合了,就算曹叡亲自前来,我又有何惧?若有闪失,甘愿受罚。”
孔明严肃地说:“军中无戏言。”
马谡坚定地表示:“我愿立军令状。”
于是,他写下了军令状交给孔明。
孔明决定给他一次机会,对他说:
“我给你二万五千精兵,再派一员上将相助于你。”
然后他叫来王平,嘱咐道:“我知道你一向谨慎,所以将这个重任托付给你。你必须小心防守此地,安营扎寨时要选择要道之处,防止敌军偷袭。
安营完毕后,将地理图本送来给我查看。凡事要商议妥当后再行动,不可轻举妄动。如果能够守住街亭,那就是夺取长安的第一功。一定要小心啊!”
两人领命而去,带领着军队离开了营帐。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3497/3497901/1111098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555.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