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分田
周宇有考虑过,如果高丽人真的能一直坚持下去,那么明军拿下左丘家和单于家之后,将可以考虑从他们的境内,让军队出现在高丽北部,给高丽国施加压力。
已经打到现在,高丽是一定要吞并的了。都已经在他们的民间撒上延寿教的种子了,如果放弃计划,这些延寿教的教徒该怎么办?
放弃他们置之不理绝不是周宇会做的事情。
大明国内的官员因为大多留任,而且大量延寿教教徒被派到各地去传播教义,然后建立地方组织,建立对底层的控制。所以此时的大明已经开始从改朝换代中走出来,正在进入恢复期。
和平了,可以裁撤掉许多被迫当兵的劳动力。过去那些俘虏也可以被释放,变成劳动力。
延寿教的民兵也裁汰掉了一部分,明军开始选择精兵来培养成职业士兵。今后不会有什么超大规模的战争,不需要全面动员,大家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就好。
贫民、流民、山贼、土匪,过去兴汉时代遗留的问题正在被解决。很简单,大明政府给他们找一个工作,实在找不到能干的工作就丢进延寿教里干活,当一个最普通的教众,虽然没有什么财产,但总有饭吃,能活下去。
延寿教的田现在多的是。周宇不准备给自己留下一堆田地当皇庄什么的,因为上行下效,只要他这么干了,下面的人就会觉得这么干没问题,然后尽情进行土地兼并。
因此他将原本兴汉皇帝的田地财产都给了延寿教,让延寿教有田地可以安排新的教徒进行种田。
周宇觉得给自己这个皇帝“发工资”是一个好办法。从国家财政里支出固定工资给自己,是一个十分“公平”的方式。
表面上他是最有权势的人,但是他也要遵守对基本人权、基本财产权的保护,不能把政权的力量当成合法的强盗手段。以前的皇帝都是肆无忌惮的,所以整个国家用不了多少代就要陷入治乱循环。
周宇想要尝试一下能不能用自我收束权力的方式,让整个国家的权力不失控乱搞,来延长一个帝国的生命周期。
有了更多的田地,周宇让各处把地方治安管起来。简单来说就是先治理游手好闲之人,只要没有工作的,统统都要分辨清楚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
如果四肢健全不傻不颠还游手好闲,那就是社会治安的不安定因素。这些人闲着没事肯定要干点坏事的,偷鸡摸狗都是轻的,很容易酿出大恶。
大明和兴汉不同,对这些人也要管起来。延寿教或者军队选一个,进去干活或者练起来,进行全方面的改造。改造不好不放出来。
而其实这也是在变相削弱犯罪形成的土壤。
地方强权的手里一直都有着一批狗腿子和打手,富家恶少的身边也都会有帮闲来帮他们“找乐子”。
这些人并非只是主人的“挂件”,主人要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不少时候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想要作恶“找乐子”,只不过他们会把自己去做变成怂恿他们的主人去做,然后一起为恶。
这样他们的罪行事发之后有人包庇,说不定还会得到主人的赏赐。
他们没有别的技能,不愿意正常劳动,只愿意欺压弱小,绝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些所谓的“恶少”从小可能只是调皮一点,但是也会慢慢被他们带坏,直到越来越坏,最终成为当地一害。
不是说这些帮闲的主人都是善良的,而是说这些帮闲本身就是恶滋生的土壤,只要把他们能清理的清理掉,社会上的犯罪和治安问题会少很多。
就算那些恶少是生来就坏,没有了身边的帮闲,他们又能欺负几家人?
这件事开始颁布施行的时候,许多人根本不当回事。特别是南方五省的人,他们觉得只不过是换了个皇帝而已,大家跟着喊你皇上,认你这个天下姓周了,今后税全交给你了。
那么你就别管到我这镇里、村里的各种小事,我们这些“乡贤”自然会帮皇帝您治理地方上的事情,不用皇上您费心。
可延寿教这么些年来,教主所下的命令从来没有草草了事虎头蛇尾过,并且一直强调执行且抓执行。
延寿教向来都是把能怎么办,该怎么办都跟你说的很清楚之后才让你去办。而不是模模糊糊地说一声你去办,然后办的好了是上面的命令,办不好了把下面抓出来背锅的嘴脸。
就算没办好,也要检讨反思找出原因,然后再尝试新方法。只有困难实在太大教主亲自出马解决的,从来没有不达到目的就退缩的。
因此延寿教在各地开始抓这件事的时候,那些被延寿教渗透的比较久的省份都比较自觉。毕竟不仅当地教徒多,而且对延寿教的“战斗力”和“执拗劲”都了解,不敢和他们对着干。
也就刚刚投降大明的地方,延寿教的势力还比较薄弱,一些没见识过明军阵势的人还敢对抗。
挺好的,总得收拾一些人吧,不然岂不是过渡的太轻松,便宜他们了?
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可能真的是乡下土霸主当久了,坏事做多了,觉得他们的规矩就是天下通行的规矩。
觉得是龙是虎到他们的地盘里都得盘着,如同一只井底之蛙,不知道天地有多广阔,他们能看见的只有他们周围那一圈“领地”。
此时明军已经进驻南方五省。延寿教做事受阻之后,明军直接出动抓人,凡是武装抵抗的全都抓起来准备审判,那些逃走的直接抄家。
抄家的财产直接延寿教和地方政府平分,田地不拍卖直接给当地居民每家每户分掉。穷到无田地的居民可以多分两亩。
这种事情一出,真的是把一些地主吓到了。因为明军出动了,直接军队干预村庄里的事情,那已经不是一般的严重了啊。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皇权不下乡是千百年来的规矩。
但其实他们理解错了,皇权不下乡只是因为管理成本高于收益,所以皇权才不下乡的。有点像是收上来的税还没有发给收税官吏的工资多,纯亏,那皇帝还会愿意养着人专门到乡下去收税吗?
当然把这些事情都委托给村庄里的地主和免费的胥吏了,他们可以无成本地驱使这些地主给衙门办事。为之付出的代价就是皇权不下乡,让地主可以自由地在一个地方当土皇帝。
可代价是什么呢?
那就是收税的成本既然转嫁到地主手上,就像是包税制一样。那朝廷收1贯的税,地主和胥吏勾结,可能这税会在农民身上刮走2贯钱。最终就是变相加重了最底层农民的负担,让盘剥变重。
与此同时朝廷收到京城的钱经过损耗之后不知道有没有0.5贯。农民交的税被中间环节这么一剥削,朝廷的开支落到农民身上要翻出4倍来。
平时可能还能忍耐,可是一到打仗朝廷需要增加开支的时候,翻4倍哪里够,翻个6倍都有可能。敲骨吸髓不过如此。
周宇是要改变这种情况的。
大明的朝廷开支1亿贯的时候,他只允许农民承担的税收要在1.1亿贯以下,再多就一定是出现腐败和效率问题了。
那么打破地主对乡村的掌握就是一项必须进行的事情。
目前只是把那些敢武装对抗延寿教的地主弄死,其他地主并不会一下子就敏感到要和大明拼命。他们也觉得那些人肯定是傻子,敢和新朝廷对抗,那肯定要被拿来当成鸡杀掉给猴看啊。
让他们觉得意外的是朝廷办了这种事情之后并没有贪婪地把什么东西都拿走,反而是拿走了浮财,把田地在当地分掉。
而且分田时候并不简单粗暴,而是不厌其烦地让延寿教的人驻村做工作,尽量做到公平。如果大家的田连不到一起的,也可以帮忙签订契约来换一下田,让大家的田地可以连到一起好耕作。
如果是往常年间,换田这种事真的是不容易。因为总会有人觉得自己吃亏了,然后磨来磨去的都不会真的满意。有些人就算当时换好了田,第二年第三年觉得有什么问题,比如产量下降了,就会怪别人把自己的好田占了,把孬田给了自己,觉得吃亏了。闹着要换回来的事情也多。
这一次因为是延寿教主持把那些敢对抗大明的地主搞掉后免费分田,所以气氛要和谐地多。
因为可以白得几亩地,大家都觉得占了便宜,在这个时候换田大家都不会太过于计较,反而觉得把田地连到一起好照顾要比那么一点点产量上的差距重要的多。
人人都兴高采烈的,从来没听说过有这种事啊,朝廷给大家分田?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地主到时候会报复,会不会再把田都要回去。
但延寿教和大明朝廷的关系那就是一条裤子的,延寿教就是大明皇帝手里的重要工具,还能让他们担心这个?
如果真有必要,延寿教的高层直接找周宇要一张圣旨来当通行证都轻轻松松。只要是对完成他的命令有帮助,周宇肯定会支持的。
当地衙门当然是全力配合了,给他们每家每户都写上了契约,用朝廷的名誉来担保他们分到的田地是合法的。
这就厉害了,大家都因此放下了心。而且他们也有抱团的概念,觉得大家都拿了,那不论谁还想过来讨回去,那就是和所有人作对,他们不是孤单的。
有没有田地的佃户在这一次分到田地之后欣喜若狂,强烈要求加入延寿教。他们觉得这才是好教啊。
给贫苦之人分田的教派,难道还能是坏的?好的不能再好,大好特好!
这种事接连发生,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百姓之中传播。贫民们期盼着自家的地主也能脑袋发昏和朝廷打起来,那他们就有机会也分到田啦!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3457/3457090/1111045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555.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