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全文小说 > 第340章 再次授课

第340章 再次授课


第340章  再次授课

        工厂毕竟刚开始运作,李谕并不求什么产能。

        尤其是高端的无线电,他更不着急,免得成为一个过于招人注意的场所。

        至于味精等,则更多是李谕想要赚点钱专门搞慈善。

        虽然是不起眼的小东西,不过涉及日常衣食住行的产业在清末民国时期实际上挺挣钱。

        食盐不就是个典型嘛。

        如果再过几年,工业化继续加深,会让盐价持续下跌,到了后世,对普通老百姓而言,盐价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也没再听过盐税一词。

        不过如果看数据,盐税一直是封建王朝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税种,哪怕到了大清灭亡的那一年,盐税在财政收入的占比中仍然高达恐怖的四分之一左右。

        既然封建朝廷把食盐当做了税收重点区域,盐价自然不会太低。

        近卫昭雪在东亚同文书院里属于高才生,对经济相关同样有所涉猎,她说道:“先生,您这样会让我们工厂的利益受到极大损伤。”

        她现在算是工厂的一名高级领导,企业刚开始办起来就挺关心效益问题。

        不过说的倒是没错,因为企业吗,存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利润。

        只是李谕想的更多了一点,他笑了笑说:“放心,不会耽误发展,因为还有其他的产业扶持。”

        近卫昭雪道:“要是挣了钱就去救济灾民,那我们不就成了做慈善?”

        李谕哈哈一笑:“我就是想做慈善。”

        近卫昭雪无法理解:“如此下去,成不了大商人。”

        李谕摊摊手:“富贵在天,这可说不准。”

        他又看了一眼旁边的徐世昌,连忙对他说:“徐大人放心,赋税方面一分不会少,我支配的不过是利润部分。”

        徐世昌道:“帝师大胸襟,佩服佩服。”

        近卫昭雪急道:“先生,我知道您才高八斗,但您是不是不懂得经济学?”

        李谕张了张嘴,想了想转念说道:“确实不过一知半解。”

        近卫昭雪说:“西洋已经有那么多相关书籍,您难道没有钻研过?”

        李谕摊摊手:“我哪有那么多时间?”

        “总之您这样是不对的。”近卫昭雪叹道,真不知道李谕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李谕满不在乎:“不会有什么问题,工人的薪水、朝廷的赋税、企业的发展,一样都不会耽搁,我不过是不想自己在这些产业上挣多少钱。”

        “不想赚钱就是不对的!”近卫昭雪大声说。

        李谕说:“我都说了,我只不过是不想在味精等产业上挣钱,又不是真的不挣钱。”

        “那也不行!”近卫昭雪说,“同样都是企业!而且味精、方便面等按照约定都是我参与管理,总不能让我看辛辛苦苦挣的钱都扔给难民!”

        李谕再次哈哈一笑,拍了拍她肩膀:“那你一定要好好干啊!”

        近卫昭雪并没有听明白李谕话里的意思,无奈道:“先生,看来以后我一定要好好给你补习一下经济学的知识!”

        李谕说:“没有这个必要吧。”

        近卫昭雪坚定道:“有!非常有!”

        李谕不再说什么,先由她去吧。

        转身拿起试生产出来的几大包味精,递给徐世昌,“徐大人,回去您可以拿给身边的同僚,一同参详参详。”

        徐世昌已经听说过这个可以“提鲜”的神奇东西,早就迫不及待要拿给自家伙房试一试。

        李谕也好借此多多推广。

        在工厂待了一天,他们接着前往天津,找找盐商,以及看看学校情况。

        吕碧城的舅舅严凤笙,以前就当过天津的盐运使。

        只要是和“盐”沾边,压根不用想,油水都不会小。

        天津这地方,多年来靠着盐诞生了许多名门望族。

        来迎接李谕的是严范孙和张伯苓。

        两人拱手道:“疏才兄弟,别来无恙。”

        李谕说:“有劳两位再次迎接。”

        严范孙说:“都是应该的。”

        李谕先问起了学校的事情:“上次范孙兄说年后可以进行招生,如何了?”

        严范孙说:“已经贴出告示,而且我们的南开学校招生消息一并放了出去。”

        李谕笑道:“以后咱们就是兄弟学校。”

        张伯苓道:“还要仰仗帝师名头。”

        李谕说:“先生玩笑话,论做教育,我哪敢跟二位相提并论。”

        严范孙也笑了起来:“帝师还谦虚上了!”

        李谕又说:“对了,不久之后我会再次去一趟美国,参加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同时圣路易斯还要举办奥运会,伯苓兄感兴趣吗?”

        “奥运会!”张伯苓一听这几个字就来了精神,“可是,我们现在有资格参加吗?”

        李谕说:“争取一下,应该可以。”

        张伯苓说:“事出突然,只怕来不及选出运动员,不过我倒真想去现场瞅瞅。”

        李谕说:“挑几个跑得快或者耐力好的就是,重在参与嘛,不求奖牌。”

        1900年第二届巴黎奥运会和1904年第三届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办得其实都挺失败。

        这两次奥运会全是和当年的世博会一起举办。

        而在二十世纪初,世博会的地位要远远超过刚刚创立的奥运会。

        所以当年的奥运会基本沦为了世博会的附庸。

        圣路易斯政府把主要精力都花在博览会上,至于奥运会,甚至没有修建专门的体育场。

        更搞笑的是,他们在奥运会的举办形式上,一直在研究怎么让运动会办得更加滑稽可笑,就是为了便于推销世博会商品。

        至于圣路易斯市民以及各地到来的参观者,也将兴趣集中在博览会上。奥运会比赛场上观众寥若晨星,即使是最精彩的田径比赛项目,观众也不过2000来人。

        而这届世博会,参观人数则每天都有十多万人次。

        简直天壤之别。

        1904年的奥运会参加的国家只有12个,外国选手加起来总共不到100人。

        所以美国选手在这届奥运会“大显神威”,许多项目参赛者甚至只有美国本土运动员。

        更扯的是,为了配合世博会较长的会期,这届奥运会也延长到了5个月,旷日持久。

        张伯苓是真的喜欢奥运会,想了想便说:“我会立刻在明天的几大报社登出告示!”

        李谕笑道:“不用过于紧张,就当涨涨经验。”

        李谕再次提到想要见见盐商,以便多购入食盐。

        严范孙久在津门,自然认识,他的亲家也是盐商。

        严范孙问道:“帝师需要那么多食盐做什么?”

        李谕坦诚说:“做点咸菜疙瘩,给京津两地的难民。”

        “咸菜!疙瘩!?”严范孙和张伯苓非常惊讶,跨度也太大了,刚才还是高大上的奥运会、新学堂,一下子就成了咸菜疙瘩。

        李谕说:“虽然我知道以我自己的力量救不了多少人,但只要是看在眼里总归不舒服,所以力所能及要帮一下。”

        严范孙和张伯苓抱拳道:“先生高义!”

        严范孙接着说:“不过我还有个疑问,为什么不直接发放食盐?那样岂不更方便?”

        李谕说:“既然已经是难民了,哪还有生火做饭的条件?所以对他们来说,补充盐分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啃一口咸菜疙瘩。”

        这种场面想想就让人齿寒,严范孙叹了口气:“我辈要做的终究太多。”

        然后严范孙举荐了一人:“如果说津门盐商中最爱慈善者,当是我的一位老朋友,王益孙。”

        他的名字和严范孙有点相近。

        严范孙继续说:“王益孙是山西人,你知道的,山西人在娘胎里就会做生意,来天津没几年,手上不仅有盐引,连钱庄都开起来了。”

        李谕笑道:“山西人做生意的水平果然和酿醋不相上下。”

        再往后,还有个更厉害的山西商人,就是李谕已经在美国见过的孔祥熙。

        张伯苓又补充了一句:“别忘了还有汾酒。”

        严范孙带着李谕找到了商人王益孙。

        刚进他的盐厂,就看到了几块四四方方的盐砖,晶莹洁白。

        这些是最好的贡盐,要上贡给朝廷。一块7.5公斤,每年都要上交近千块。

        简直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盐商生活历来极为奢靡,提倡节俭的雍正批评过好多次盐商们豪掷千金的举动。

        加上盐属于朝廷监管的产业,盐商们的生意很好做,生活甚至要比江南的丝绸商人还要好不少。

        王益孙见到当朝帝师到来,激动异常:“您可是响当当的人物,我一介商贾,哪配得上您亲自登门。”

        李谕道:“好说,好说。我来也是想让王掌柜参与点积功德的好事。”

        严范孙把李谕想要救济难民的事情说了说,王益孙颇为感动:“当年我曾邀请范孙兄以及伯苓到我馆中授课,深受到他们二人影响。如今帝师所提要求,在下不敢不从。”

        李谕笑道:“其实对于伱们来说,不过九牛一毛,而且我也不会一分不付,至少不会让你亏钱。”

        李谕知道,盐的利润蛮大的,成本实际上不高。

        尤其自从天津的长芦盐场采用晒盐的工艺后,产量和质量都大大提高。

        王益孙说:“不仅此事,本人亦有意资助帝师以及范孙兄的学堂。”

        还有意外收获,李谕道:“这可真是太感谢了!”

        王益孙见到李谕后,竟然打开了话匣子,带他来到自己屋中,说道:“帝师,本人家中子女,全都接受新式教育,我还聘请了英国人教英语、德国人教德语;还有数学、物理、化学等科,都有老师。”

        王益孙又给李谕展示了自己购买的一些科学仪器。

        能把新学教育做到这份上,还真挺有魄力。

        只是他这种做法,也就特别有钱的人家才支付得起。

        李谕想不到事情办得如此顺利,请他们中午吃了饭。

        翌日,北洋的傅增湘又来给李谕传话,要去北洋军中一趟。

        李谕猜测,估摸着是和日俄战争有关。

        果然,来到北洋,袁世凯就让他迅速给北洋武备速成学堂的人去上课。

        依旧是精英聚集的测绘班。

        不过这次听课的不仅有吴佩孚、孙传芳等“老学员”,北洋的学堂督办段祺瑞还命令张勋、曹锟等管带也来听课。

        讲述的内容,自然是无线电相关。

        好在他们要学的主要是应用方面,连电路原理都不需要讲,所以不复杂。

        饶是如此简单,张勋听得仍旧一头雾水,叫苦不迭,“奶奶的,打仗管这么多干啥!”

        段祺瑞在屋外咳嗽了一声,张勋才又正襟危坐仔细听课。

        不过他似乎痔疮发作了,过了一会儿,坐在那左摇右晃很不自在。

        李谕问道:“张管带,您有什么问题吗?”

        张勋说:“问题,啊,问题……问题就是什么时候下课?”

        一旁的曹锟哈哈大笑:“张管带,你是不是下边又不舒服了?”

        张勋说:“哪有!你不要瞎说!”

        曹锟不依不饶:“张管带,你酒量不是好得很嘛,怎么昨天才喝了半斤酒,就成这样了?我晚上起夜时都听见你鬼哭狼嚎的声音。”

        张勋面红耳赤:“曹管带,你啥时候这么关心我?”

        李谕知道张勋的痔疮的确很严重,以二十世纪初的医疗水平,他忍受的痛苦肯定更要大得多。

        于是李谕忍着笑严肃说:“张管带,要不您先去看看营中的郎中。”

        张勋咧嘴一笑:“还是帝师通情达理!谢谢了!”

        说完就捂着屁股跑了。

        这些老家伙肯定学不明白了,也就本身测绘班的吴佩孚、孙传芳十分认真。

        吴佩孚还是一副“学习委员”的样子,笔记做得工工整整,而且李谕瞄了一眼,感觉他应该在自己来之前就有进行过学习研究。

        讲完后,段祺瑞把李谕和吴佩孚一起叫到了袁世凯的办公室。

        段祺瑞说:“其他人学到这个程度足够了,剩下的,你单独给吴学员好好讲一下。”

        李谕问道:“莫非有任务?”

        吴佩孚说:“是的!”

        李谕心中猜到了七八分:“去辽宁?”

        吴佩孚没敢回话,唐绍仪说:“没关系,疏才兄弟是自己人。”

        吴佩孚这才继续说:“学员吴佩孚受命作为谍报人员进入俄国人占领区域刺探情报。”

        和李谕想的一样,不然他不会这么着急恶补无线电知识。

        李谕说:“我了解了,那你一定要好好背诵我给你的电码表。”

        吴佩孚说:“多谢老师提醒!”

        听这些大军阀叫了多次“老师”,李谕终于有点适应了。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3181/3181946/11676131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555.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