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关于倭寇
第314章 关于倭寇
倭寇这是个老问题了,大明也算是深受其害,某种程度上老朱制定海禁政策跟这事儿有很大关系,洪武早年就有倭寇时常流入大明沿海地区劫掠。
倭寇往往人数不多,流窜快速,而且单兵装备素质相当不错,大明官兵人数少了还真不一定打得过,人数多了又追不上,而且他们依托大海作为退路,导致大明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管的话经常被牵着鼻子走,好不容易杀了一波后面一定还有一波,像苍蝇一样永远杀不完。
而且大明海岸线太长了,不可能整个沿线都进行武装戒备,所以很难对倭寇进行有效打击。
但是如果不管的话那更不行,倭寇那都有正经的武装,哪怕只有几个人在沿海村庄流窜,都能够肆意妄为,虽然不至于对府县形成什么威胁,但对于更低一层的乡村却能造成极大地破坏,长此以往那肯定也是不行的。
而最终朱元璋为了省事就直接一刀切施行了海禁,所谓海禁禁的不是倭寇,而是禁的民间海商。
因为倭寇的成分很复杂,虽然有不少是东瀛的流落的武士,但其实也混杂着大明出身的一些海盗,而这些海盗本身就和大明内部的海商有很强的关联勾结,甚至有的海盗都是海商们直接养着的。
这种情况下海禁确实是最省事的办法,只要断了海外贸易,一来可以打击海商的收入,二来可以切断他们和海盗的联系,事实证明这么做确实有很好的效果,至少海禁之后大明的倭寇骚乱确实明显变少了。
虽然说为了打击倭寇断了对外贸易有点因噎废食的味道,但是朱元璋小农出身,并不怎么重视商业,也看不上海商的这点收益,所以他一看到海禁政策有效果,那都是逐渐加强的,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开。
一直到了朱元璋看到了工业带来的物质财富,这让海外贸易更加的有利可图,即便是朱元璋再不重视商业,也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事情了。
最终他就以李朝作为尝试进行外贸,经过几年的运行,外贸带来的巨大收益已经被证明不容忽视,那么以后对外政策的转向也是可以预见的,毕竟就连北元这个死对头的口子他都开了,那还有什么对象不能贸易的。
不过随着海禁的松动,老问题也就重新冒了出来,销声匿迹许久的倭寇又是卷土重来,不仅李朝那边头疼,这些年大明沿海各地也越来越多上报了倭寇侵犯的案件。
这次李芳远过来,主要就是想请求大明的帮助治理倭乱,毕竟大明都觉得头疼的事情,那李朝更是无能为力。
朱标手指敲着书案,看着忐忑的李芳远道:“这个事情怎么办本宫可以先定下个基调,那就是朝贡贸易体系依然要维持运行,你我双方皆不能因为倭乱就因噎废食,所以大明的态度一定是打击倭寇,至于具体怎么办,这还需要本宫召集大臣进行商议,王世子就暂且安心等待就行。”
一听到这个话,李芳远就彻底放心了,果然大明太子殿下就是善解人意,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直接就先给出一个明确态度:“那下臣就静候大明决议,但有需要下国出力的地方,我们也一定会鼎力配合!”
既然朱标给出了明确态度,那么李芳远当然也很懂事,回复了自己的态度。
对此朱标当然也是很满意的,不管怎么说小弟还是懂事的。
<div class="contentadv"> 严格来说这事儿都不能算是李朝请求大明,毕竟大明自己也遭受倭寇侵犯,迟早都是要解决这个事儿的,现在李朝这么懂事知道全力配合,先不说能帮上多大忙,至少这态度在这儿。
接下来两人又进行一番交流,基本上都是邦交程序上的一些场面话,然后又商议了一些关于往后贸易上的事情。
事情聊的差不多了,李芳远在告辞之前,却忽的想起一件事来,犹豫了一下就问起了眼前的朱标:“说来外臣还有件私事想寻求一下大明朝廷的帮助,不知殿下可否容臣说来?”
朱标哑然一笑,随后点了点头:“王世子尽可直言。”
李芳远便道:“下臣曾看有《大明官报》一物,其中有《天下地理志》一文颇为有趣,只可惜其文刊载不全,下臣有心拜访作者以求全篇,只是不知其身份难以寻找,想来若是大明朝廷能帮下臣代为联系该不是难事。”
这事儿李芳远一直记着在,《天下地理志》看了个部分让他抓耳挠腮,很想找到作者补全内容。
这不光是自己对这个书感兴趣,更多的是他感觉到这本书的价值,按照自己看的单篇去推论的话,这本书合集应该是一本对世界人文历史地理进行详尽介绍的著作,如果带回去的话也能给自家臣民开拓视野。
如今终于等到了朱标的接见,他突然就想起了这一茬,如果能让朱标帮这个忙那事情就简单了,不然自己打听那就太费功夫,想来这点小事朱标怎么也不至于拒绝。
一听是这个,朱标直接就笑了:“此事好办,王世子就在这里稍坐,孤随后就把作者唤来。”
“如此外臣就多谢太子殿.嗯?”李芳远说到一半意识到不对,然后抬头看去:“殿下是说在这里等候吗?”
朱标顿时哈哈笑了起来,弄得李芳远一头雾水,好一会儿他才解释出来:“王世子所说的作者正是我大明工部侍郎,同样也是大明驸马的许良,说来也巧,今日他正好陪着公主入宫,既然王世子有此请,那孤就帮你引见一番。”
李芳远这才知道赶巧了,原来作者恰好就是大明的官员,但是想想倒也合理,能写出这样著作的人一定见识卓越,入仕为官那也是应有之意。
就这样在朱标的安排之下,等候了一阵的李芳远就看到一个官员缓缓进入大殿,但是一看到这个正主,他却是愣住了。
好家伙,你确定这是工部侍郎,这么年轻的工部侍郎?
而且李芳远越看越是眼熟,再一细想,顿时一拍巴掌:“伱不是那天骑自行车引得京城百姓哄闹的家伙吗!”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3086/3086400/11593707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555.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