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在线阅读 > 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拉伯商船

第八百二十四章 阿拉伯商船


  拿了根尺子一量,所有的盘子尺寸一致,都是直径18公分,属于大型盘。

  哦,或者说是碗也行,因为这些盘子的深度介乎于现代观念里的盘与碗之间。

  姑且算深盘吧,基本保存完好,这都是靠了那个瓮口有所残缺的大瓮:不仅仅形体硕大,看着就非常结实!

  这个大瓮,怎么看怎么像包装规格统一瓷碗的最佳容器。

  “这样的大家伙唐朝时候到了国外,大瓮都能卖个好价钱,唐朝铜官窑的那帮子人烧这样的外包装,人才!”

  说话的是项伟荣,他有时间钻研瓷器收藏,在他看来,烧窑的人连包装都能帮顾客想好如何解决、还能两边都赚钱,不是人才是什么?

  如今买瓷器,讲究的用纸板箱、木箱子,但在古代纸板箱就别想了,板条箱是可以肯定卖不了钱的。

  用大瓮装东西,包装也卖钱,有才!

  听到姐夫的话,正在查看瓷碗的张楠摇摇头,再仔细看了看那个有点残破的大瓮,才道:“姐夫,这大家伙不是铜官窑的,应该是粤省官冲窑的东西。

  装的时候这些摞起来的瓷碗之间塞进茶叶,把这些盘子和大瓮之间的空隙彻底塞紧,再用盖子密封。

  能最大限度利用空间,运输的时候,这瓷器和海上的潮气还能彻底隔绝。

  等到了目的地,一船东西全是货,没一样不是值钱的玩意。”

  项伟荣没有怀疑小舅子对窑口的判断,在这点上,他一直认为张楠是专家之中的专家!

  其实张楠连粤省官冲窑的瓷器到底该长什么样都不清楚,只不过这会已经能够肯定:这海底不远处的那艘沉船,就该是大名鼎鼎的“黑石号”!

  唐代沉船的名字能流传下来?

  或者是历史上有记载?

  不,当然不可能!

  附近不是有块大黑礁石嘛,所以叫“黑石号”,就这么简单。

  这和沉没才168年的“泰兴号”不同:“泰兴号”触礁沉没,救援的英国鸦片船从180多名幸存者那里知道了船名,还有详细记录的。

  这边关兴权也在研究瓷盘,他是椒江人,熟悉大海,对海运也有那么一点点了解。

  关老大脑子里的地图一打开:长sha窑,这瓷盘大概是先水运运到粤省,这才上的远洋海船。

  粤省大瓮包装湘省瓷盘,这就说得过去了。

  “从羊城附近出港,走东南亚航线,从地理上看那样最方便。”

  对关哥的话,张楠点点头,“无论是到东南亚,还是绕道马六甲到西亚、北非,这千多年前的帆船一般都会到粤省沿海补给,基本上还会是在羊城。

  根据记载,唐朝时候非常注重对外贸易,从粤省出发的航线,是华夏当时通往印度、阿拉伯甚至非洲东海岸最长的一条远洋航线。

  特别是中唐以后,唐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西北陆上丝绸之路报销,海运变得更重要。

  有唐一朝,羊城是整个东方的绝对第一大港!

  就算下边这艘沉船是在其它地方接收的瓷器,或者干脆由唐朝的领航员带领,沿江而上直接去了铜官窑装货,返航的时候,古羊城港也是它必经的一站。

  那是在华夏最后的补给港和包装地,更重要的是,帆船要在羊城等待冬季季风。

  至于可能存在的茶叶,当初岭南也应该是产茶大区,加上这些六系大瓮,什么都齐了。”

  大瓮好呀,装货、装水、装粮食,什么都能装,羊城的窑口不烧这玩意烧啥?

  维塔-布鲁诺等人还打算继续下水,张楠让他们再搬个大瓮上来,顺便把那些露出海床的瓷器都想办法弄上来。

  故意的。

  海床表面处理干净,就不需要心急火燎进行打捞,可以等几海里外的“泰兴号”清理干净再说。

  这下不用交通艇了,“阳光星辰号”在菲利普船长的指挥下慢慢挪了个地方,方便潜水员们打捞:直接放下个半刚性框架的网兜,潜水员们把东西往里一装,上头的水手往上拉就搞定。

  项伟荣帮着整理瓷碗,洗干净擦干后放进大储物箱:唐代铜官窑的盘子,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是有点老土,但只要加上那一千多年的时间,还是很有点味道的。

  “这样的盘子能值多少?”

  项伟荣顺口问了句。

  “华夏?”

  “德性,国外!”

  对小舅子,项伟荣还不用太客气:这会国内古董瓷器能卖多少?

  就算对古董瓷项伟荣只能算略知一二,但也能看出来这些盘子你就不可能像在香江那样,卖出成化鸡缸杯的天价。

  张楠笑笑,道:“如果只有这几十个,5年内全部脱手,上拍一万美元一个没问题。”

  说到这,看了眼船舷外的大海,“要是下边有一船几万个,三五百美元一个打死。”

  没办法的,铜官窑精品在西方市场价格不低,但就算在华夏出土的完好品极少,华夏国内价格就别有多大指望。

  不过海捞瓷虽然一般不会出现顶级货色,都是外销货,但一般出现一次,就对会其中一个类型瓷器价格进行一次打压!

  量太大!

  项伟荣一听,道:“够操-蛋的!”

  张楠点点头,“嗯,是够操-蛋的。”

  多了,就不值钱了。

  这会潜水员们准备下海,连关兴权也换上潜水装备:30米水深他没把握,15米没问题。

  大型水库里游泳,不用潜水装备他都能潜那么深,又不是没干过。

  至于水性……

  关老大可是海边长大的,牛着呢。

  至于张楠。

  5米还行,10米就不敢下了,15米那是想都别想,打死不会下去看风景。

  “我就等着,到时候让人连着水下摄像机下去,我在上头看看就行。”

  不远处的“大鲨鱼号”上有那些设备,那里的潜水员们装备的不仅仅是单薄的休闲潜水衣,还有专业性质的海底工作浅水装备。

  就是那种衣服看着臃肿,连体穿带加铅潜水鞋,脑袋上戴着宇航员一般的铜质带面罩大头盔的货色。

  那东西好,不用氧气瓶,直接通过通气管呼吸,在海底能长时间作业,还能通过通话器接收作业船指令和反馈信息。

  不过就是入水、出水需要借助一下潜水绳一类的工具,最好附近还有穿其它轻型潜水装备的潜水员配合。

  ……

  一篮子、一篮子的瓷器出水,忙乎了一个来小时,海床表面的东西就给清空。

  出水的关兴权告诉张楠:大瓮留下的“疤”都用远处刨来的海底淤泥给填了回去。

  有那一大块礁石做参照物,菲利普船长都已经将沉船点位置精确到了以“米”为单位,下次过来直接下锚就行,绝对不会找不到地方。

  阳光甲板收起来,免得过会有印尼猴子的渔船靠近,看到点不该看到的东西。

  甲板上摆放着三个大瓮,还有近百件或完好或残破的瓷器,有的张楠好好看。

  连热都不怕了,光着膀子,就穿了条游泳裤,昆卡把阳光甲板上的遮阳棚架了起来,免得老板晒脱皮。

  新捞上来的两个大瓮完好,里边和之前那个一样,还是铜官窑的瓷器。

  全部取出来后,发现窑口虽然一样,但只有其中一个瓮里装着的盘子内绘制的是小鸟图案。

  另一个大瓮里装的瓷器器型有点不同,直径大约只有14公分,而且器型更“深”一点,已经不能说成盘,更像是碗。

  内里的图案也不再是单一的小鸟加点彩,而是美丽的花草纹、山峰纹,浪漫的云气纹都有,绘制小鸟图案的只有5个,图形选择上似乎要比大一个型号的盘子更随意些。

  千多年的海底岁月没有毁了这些大唐来的瓷器,色彩依然润泽清晰,而且这百来个碗中,最底层盘着存放的30来个,碗内纹饰看着还有点怪怪的味道。

  怪在哪里?

  看热闹的兰迪和保罗看老板在研究那些画着怪线条的碗,这两位越看越感觉这些线条似乎在哪里见过。

  最后还是保罗先想了起来,对着张楠道:“老板,这好像是阿拉-伯的风格,我见过,他们把差不多的纹路给敲在铜器上。

  我家里有个中东带回来的工艺品铜盘,上头敲的纹路和这些差不多。”

  到这,兰迪脸上也有点“难怪这么眼熟”的表情:这位也是在阿拉伯世界呆过段时间的主。

  啥叫见多识广?

  保罗这样跑过大半个地球的家伙就是。

  张楠听到自己的保镖的话,问道:“知道你那盘子上的纹路是什么意思?”

  保罗嘴一歪,尴尬道:“不知道,老板,那时候我们哪有心思去弄明白这些,就顾着抱怨不能喝酒。”

  张楠哈哈笑笑。

  笑完了,这才道:“你那盘子我没见过,啥意思我也不知道。

  不过这些碗里的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线条或者绘画,其实是一种古代阿拉-伯文的变体图形,意思很经典,文字的大意是'真-主-伟大'。

  要是不出意外,这船就是做阿拉-伯生意,跑中东的货船。

  可能就是条阿拉-伯船,唐朝时候华夏海船跑远航有,但不会很多,卖方市场,不冒危险远出重洋就能赚大钱。”

  反正都能赚大钱,疯子才会去冒险。

  说着,手指头轻轻敲了敲碗壁,“很有意思,1000多年前华夏唐代内陆窑口的瓷器上出现阿拉-伯文,当时就有订单式的生产,难得!

  这中东客商在大唐下订单,可能对这些瓷器的造型和式样都有要求。

  那些大号盘子我看着就有点别扭,说盘子太深,说碗又稍微浅了点,可能就是订货方的要求,大概那时候的阿拉-伯人就喜欢这样。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我记得有资料说,以前在东南亚、中东和东非多个国家都出土过铜官窑的青黄釉彩瓷碗。

  不过在华夏国内,除了窑址所在的长-sha和把这些产品销往海外的主要贸易港口扬zhou出土了比较多的铜官窑青釉彩瓷碗,其他地方几乎就没这种瓷器。

  我看这种铜官窑青黄釉彩瓷碗,就是种专供外销的东西。”

  拍了下保罗的肩膀,张楠又道:“就和边上那条泰兴号里装的德化窑青花一样,出口创汇的,专门卖给你们这帮不会造瓷器的家伙!”

  对这话,在场的所有美国伙计没一点意见:不仅仅因为张楠是个非常不错的老板,更因为他说的本来就是很多欧美人都知道的事实情况。

  阿拉伯贵族一千多年前就能用上从华夏进口的瓷器,但欧洲人……

  就算欧洲的国王们,那也得再等个好几百年!

  还是要从华夏进口,路途遥远且危险,运回欧洲后更不用说价格及其昂贵!

  远的不说,三百年前的欧洲,普通大众的餐桌上压根就没什么像样的餐具,用的多是卫生质量不合格的陶碗。

  贵族阶级虽然能使用银制餐具,但银餐具易氧化发黑,严重影响一日三餐:倒胃口,仆人们还得花大量时间擦拭餐具。

  华夏出产的白色瓷质餐具一传到欧洲,全欧洲都为之倾倒、疯狂!

  瓷器,白色黄金!

  上至皇帝,下至平民,300年前都在追求华夏来的瓷器。

  而在18世纪初,欧洲因为需要从华夏大量进口外销瓷,甚至导致很多国家财政出问题,不少国家还呼吁抵制华夏货,而私底下,想尽办法仿制华夏瓷器。

  实际上,对华夏瓷器的仿制历史要更早一些:像在16世纪,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就是倾尽家族之力仿制瓷器,不过很快就因为资金耗费太大,仿制工作虽然有很大进展,还是很快就停了下来,目前传世的只有60多件。

  后来荷兰、英国、法国、普鲁士等国纷纷跟上,开窑建厂,继续模仿华夏瓷器。

  为了得到华夏瓷器生产的秘密,欧洲各国在两三百年的时间里,还前赴后继一般不断派出商业间谍,专门刺探华夏瓷器生产的情报。

  经过两三百年的努力,欧洲人才成功。

  300年前都那样至于更早的时候……

  华夏大唐那会,阿拉-伯世界文明还算凑合了,整个欧洲正在黑暗时期的中世纪早期煎熬呢,要多落后就多落后:老板这么说,美国伙计们得认!

  但有个问题,是空下来的菲利普船长提出的异议,或者说是对一个明显不符合常理的情况的疑问:“老板,要是下边的是条阿拉-伯货船,它怎么跑这来了?”

  是呀,这可是个问题!还是个大问题!

  这里是勿里洞岛海域,如果这船从华夏出发后要去中东地区,它就不该在这里出现!

  这里远离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按照通常海上丝绸之路航行的路线,商船应当绕过现在的新加坡,之后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

  但海底下那艘船明显航线错误,向东南方向偏航后又行驶了300多海里,这不正常。

  它是迷失了方向,还是被风浪吹得偏离了航线,或者是要去爪哇海的某个港口?

  对于船长先生的疑问,张楠给出了几个“符合常理”的解释后,一指几海里外的货船,“泰兴号是为了躲海盗沉了,下边这艘或许是被海盗劫持。

  海盗嘛,自古就有,这些瓷器那会老贵,换成是我,我也会抢!”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2833/2833836/37988749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555.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