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8 章 税
秦洪的手下已经把李堪给团团围住。
“恩人,你不觉得你这一身本领这样埋没掉很可惜吗?帮我,我一定不会亏待你的。我现在手下正好缺一个统领三军的人,你留下,这个位置就是你的!”秦洪还试图劝说李堪。
“统率三军?你是想让我当将军吗?请问你的寨子的所有人加起来有一千人吗?”李堪听了差点笑出声。
据他的观察,除了那些装作平民百姓的,秦洪的真实实力了不起了也就五百来人,这些都是乌合之众,如果他们要不是看着地形之利,真要真刀真枪的干一场的话,揽仙镇的那些官差都能把他们团灭了。
当然这里包括秦洪在内也有几个高手,但是也就这几个了。
“兵不在多,在精。我手下有五百精兵,日日操练,已经比秦国的官兵要强很多了,等我们攻下揽仙镇,很快就能发展出一批强大的武装力量。”秦洪充满自信的说道。
“好好的,你们为什么要造反呢?”李堪突然问道。
“当然是这秦国皇帝倒行逆施苛捐杂税……”秦洪听了他的话,十分流利的回答了出来。
“等一下!苛捐杂税你是认真的吗?”李堪笑着说道。
他在这里待了也有一阵子了,这个秦国的税收制度根本就不健全,当然这是李堪的感觉,你要让他改,还不如这呢。
一次在与林家小姐的谈话中,李堪无意识的问道:“你们家生意做这么大,恐怕要缴不少的税吧?”
然而林小姐的回答让他明白,秦国的税收很低很低。
也许是这个时候的贪官还没有成型,皇帝也算励精图治,普通百姓动不动就是今年免税,要么就是只收半成,即使是一些富甲商贾年年缴税但是也是数额极低。
好像前朝就是因为税收的问题垮掉的,所以秦国吸取教训,对于收税的标准是一再降低。
李堪不知道收得税那么低,皇帝花什么。
林小姐告诉他,这种制度从开国时就这样做了,如今是百姓富得流油,皇室穷得要死。
李堪感觉到这里面有问题,百姓富是好事,但是国家穷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不过这些东西太复杂,李堪根本就想不通,他只是觉得,这个世界估计也是存在政权没有多久,他们都在摸索着前进。
所以不管怎样,秦洪口中的苛捐杂税完全是胡说八道。
这家伙看起来也不像没有读过书的人啊,小词儿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也么会目不识丁呢?
“恩人你怎么不明白啊,你没有缴过税你当然不知道了。”秦洪说道。
“那你想要怎么做呢?”李堪问道。
“本王当然是跟兄弟们一起共享富贵了,有钱大家平分,有我一口吃的,绝对饿不着我的子民。”秦洪傲然的说道。
闹了半天还是强盗作风啊,这话一出口,李堪就知道这秦洪就算暂时成功了,他的政权也会很快瓦解的。
“今天我就陪你说道说道,以前上学从来都是说不过别人的,今天可让我找着机会了,大王您做啊。”李堪说着有做了下来,还对秦洪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秦洪见此,顿时心中一喜他还以为李堪改变主意了。
“大王啊,我跟你讲啊假如你的想法成功了,你怎么处理贫富差距?”李堪说道。
“当然是平分了。有钱大家一起发财嘛。”秦洪说道。
“那你现在住得宫殿怎么说,凭什么你住宫殿你的百姓住普通房子甚至是茅屋?既然要公平你也让他们住宫殿啊,要么您就住茅屋。”李堪说道。
“这……现在我们的大业还没有成功,这些事情暂时还顾不上,等我坐了天下,自然就会把这个想法实现的。”秦洪说道。
“好吧,我再问你。就现在秦国的那些富豪,他们的钱也是他们挣来的,是属于他们的,这点儿你得承认吧?”李堪说道。
秦洪不知道李堪要说什么,但是还点点头,表示认同。
“那凭什么你坐了天下,他们的钱就要平分给那些没有他们富裕的人?凭什么?”李堪问道。
他已经做好了跟秦洪唇枪舌剑的大辩论一场的准备了。
谁知道秦洪只是愣了片刻就冷笑一声:“恩人您这是强词夺理啊。”
竟然不接他的话茬,这让李堪有一种一拳打在空气上感觉,很蓝瘦。
不过李堪此是正在兴头上,好像找人吵一架,他又问道:“你知道什么是税收吗?”
“税收不就是……”秦洪刚想说就被李堪打断:
“闭嘴,听我讲!”然后李堪就直接把他所学的专业知识那一套给搬了出来。
李堪是学会计的,税收这门课当然要学啊。
“税收是国家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它体现了一定社会制度下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权力量,依据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政令来进行强制征收。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国家强制性的税收法令,在国家税法规定的限度内,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税收具有法律地位的体现。强制性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即税收征收完全是凭借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是税收的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即如果出现了税务违法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通过征税,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收入转归国家所有,国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税收这种无偿性是与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进行收入分配的本质相联系的。无偿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政府获得税收收入后无需向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报酬;另一方面是指政府征得的税收收入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税收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体现,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产品所有权、支配权的单方面转移关系,而不是等价交换关系。税收的无偿性是区分税收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是按照国家法令规定的标准征收的,即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计价办法和期限等,都是税收法令预先规定了的,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试用期间,是一种固定的连续收入。对于税收预先规定的标准,征税和纳税双方都必须共同遵守,非经国家法令修订或调整,征纳双方都不得违背或改变这个固定的比例或数额以及其他制度规定。
总结”
“税收分为国税和地税。地税又分为:资源税、个人所得税、个人偶然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屠宰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
税收主要用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家公务员工资发放、道路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医疗卫生防疫、文化教育、救灾赈济、环境保护等领域。”
“国家在征收取得收入过程中,必然要建立在日常深入细致的税务管理基础上,具体掌握税源,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监督纳税人依法纳税,并同违反税收法令的行为进行斗争,从而监督社会经济活动方向,维护社会生活秩序。
税收的作用就是税收职能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具体表现出来的效果。税收的作用具体表现为能够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调节经济总量,保持经济稳定;体现产业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合理调节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开放等。”
华夏古代长期实行以土地税为主,以商税为辅的税收制度。这一税制,初步形成于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已渐趋完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在均田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完善。到了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土地兼并之风日盛,在不断清丈田亩、整理地籍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地、户、丁税的合并征收,并加强商税和盐、茶、酒等货物税的征收制度,从而使商税与货物课税成为华夏封建末期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先秦有“以九赋敛财贿”的记载。九赋即指邦中、四郊、邦甸、家削、邦县、邦都、关市、山泽、币余等九种赋税。春秋时期,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各诸侯国相继实行“履亩而税”的田赋制度。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即根据土地的好坏或远近分等级征收田赋;鲁国的初税亩,即不分公田、私田,均按亩缴纳租税;楚国的“量入修赋”,即根据收入的多少征集军赋;郑国的“作丘赋”,即按田亩征发军赋。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应付战争支出需要,争相进行赋税制度的改革。例如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按土地多少征收田赋,按人丁征户赋。鼓励耕织和分户,对耕织收入多的,免其徭役;一户有两个以上成年男丁而不分家的,要加倍征收其赋税。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为以后秦政权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秦汉秦始皇三十一年,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令所有地主和有田的农民自报所占有土地的数额,规定每顷土地缴纳饲草3石,禾秆2石。如隐报土地,少缴或不缴租税,要受到惩处。乡佐已向农民征收田租而不上报,也以隐匿田亩论处。除田赋外,秦王朝还征收包括户赋和口赋在内的人头税;并征用大批劳动力,如服役于郡县的“更卒”,服役于中都官的“正卒”,以及屯戍边境的戍卒。人民赋税徭役负担沉重。
秦汉时期建立了较完备的税收法制和管理制度。秦代的成文法典称,其中有关财政税收的法律有、、、、、、等。对征税的对象、品目、税率、纳税人、处罚等都有明确规定。汉代在秦律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加完备。汉武帝时任用张汤、赵禹等人制定的律令就有359章,对执法犯法官吏的制裁也更加严厉。自秦以后,国家财政收支与皇室收支开始分开管理,分设管理机构。秦代主管中央财政的官吏是治粟内史,负责收取山海池泽的税以供皇室之用的是少府。汉代主管中央财政的官吏为大司农。大司农之下设若干分管收入、储存、调度等工作的职事官。由少府掌管山林、园囿、江湖、海产等征税事务以专供皇室生活之用。
“请问这个税收你明白了吗?”李堪说了这么多,舔舔发干的嘴唇说道。
秦洪一脸懵逼的看着一旁的手下说道:“他刚才说的啥?”
李堪说得就是他以前的学过的知识,全都是现代词汇,秦洪要是听得明白才有鬼了。
“你只要知道,你的想法有多天真就行了总之是不会成功的。看在你不滥杀无辜的份上,给你提个醒,收拾收拾解散吧,造反不是谁都能玩的。”李堪说着,就要离开,本以为,这帮人会自觉地给自己让开一条路,没想到他们动都不动。
“恩人,我可是知道您有妻子和女儿在揽仙镇的。”秦洪的声音阴阳怪气的。
“你敢威胁我?”李堪转过身,目露杀机!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2389/2389040/40800714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gdian555.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555.cc